后台回复 品牌 免费送你《135本品牌营销必读书》
作者 | 王晖 来源 | 首席品牌观察
最近,Labubu火了,和Labubu相似的高仿版也火了,面对市面上售卖的和Labubu“菀菀类卿”的玩偶,网友开始玩梗,给它们取起了“Lafufu” \"Lababa\"等一系列搞笑的名字。
和Labubu相似的命名方式,也被网友玩出了新花样。比如哪吒成了“nezaza”,香蕉成了“bunana”,连容嬷嬷也被玩成了Labubu的隐藏款。
不过,最炸裂的还是杨迪晒出的“lakuku”单品,看得人两眼一黑又一黑的。
看到热搜榜上的 lakuku裤子#,本以为Labubu出了什么服装联名,结果点进话题一看,只想立马去洗眼睛,眼里进脏东西了。
原来所谓lakuku,就是字面意义上的拉裤裤,比小孩拉裤兜子的画面还要震撼。
一条好好的牛仔裤,非要在裆部和屁股部位印染上“屎黄色”,真的很容易让人误解是不是来不及上厕所,直接拉裤子了。
▶ 图源: @杨迪
而且,有网友表示,从视觉效果来看,这不仅是拉了,还是窜稀了。
甚至,说是从屎坑里捞出来直接穿上也不为过。
别的明星穿搭追求氛围感,没想到杨迪追求的是“粪围感”,一时让人不知道该说他不懂时尚,还是不懂幽默。
可能有人说了,杨迪也有穿衣自由,网友没必要小题大做。
但问题是,杨迪这条裤子最近的出镜率有点高,不仅穿着它参加了湖南卫视的节目,还拍摄了“赵露思卡点”手势舞视频,所到之处,裤子都非常抢镜。
▶ 图源: @杨迪
连赵露思都忍不住回复,“哥 吃的有点油了吗最近”。众所周知,吃太多油腻食物会导致拉肚子。
看到自己的裤子引发了群嘲,杨迪还不忘发挥自己喜剧人的特质,表示要给设计师道歉。
这边建议杨迪不如先向广大网友道歉,毕竟,在下饭节目里穿了一条“粪围感”的裤子,让人差点隔夜饭都吐出来,观众也是非常无辜的。
而在众多吐槽中,我发现有一个品牌躺枪了,那就是巴黎世家。
这里必须要说句公道话,这条裤子真不是巴黎世家的。
但还是要补充一句,网友第一时间联想到巴黎世家,它一点也不冤。
事实上,这已经不是巴黎世家第一次闹乌龙了。
去年,社交平台上曾有一款被调侃为“姨妈裙”的裙子刷屏,其设计风格和杨迪引发争议的裤子如出一辙。
白色的包臀裙,搭配上褐色的不规则扎染图案,远看真的很像哪个女生出门逛街突然来了月经,隔着屏幕就能闻到“血腥味”了。
▶ 图源: 蓝晨优品宝藏屋
咱也不懂为什么无论男装、女装,设计师都偏爱在裆部做文章,但这条“姨妈裙”很快成为了话题焦点,一度让网友吵疯了。
有人觉得这是在羞辱女性,拿月经开玩笑,但也有人认为,这其实是在大大方方承认月经的存在,拒绝月经羞耻。
但正如某位网友所说,拒绝月经羞耻,并不等于要随地大小便。
当时就有人把矛头指向巴黎世家,称这款“姨妈裙”是巴黎世家的手笔,售价甚至高达9.4万元。
但后来据网友考证,这条裙子2018年就曾在社交平台曝光,并非是巴黎世家的。而且,当时网友认为设计灵感是咖啡不小心洒在了裙子上,还夸赞设计师的创意独特。
谁能想到,多年之后舆论反转,还把巴黎世家拉下了水。
但两次被网友误解的巴黎世家,是不是应该好好自我反思一下呢?
毕竟,这个来自“浪漫之都”法国的奢侈品牌,最近几年推出了太多让人大跌眼镜的奇葩单品,奇葩到连买不起的普通人都认识了这个奢侈品牌,并将它和庸俗、低级划上了等号。
单单是裤子这一单品,巴黎世家就战绩斐然。
比如前几天引发全网吐槽的巴黎世家“内裤裙”,怎么看都像是把普通的男士平角内裤“咔嚓”一刀,就爆改成了一条女士短裙,售价飙到了4500元。
▶ 图源:巴黎世家官网
此外,巴黎世家夏季25系列发布秀上,一条被嘲为“活在裆下”的裤子也吸引了全网关注。
▶ 图源:巴黎世家官微
巴黎世家用行动告诉我们,一条裤子不仅可以穿在腿上,还可以骑在头上。拥有这件裤子,你可以骄傲地告诉别人,“除了巴黎世家,没有人可以把我骑在胯下”。
不过要我说,在我们大东北,冬天洗完裤子在外面晾一夜,马上就可以拥有一件巴黎世家同款,“时尚的尽头在东北”这句话的含金量又上升了。
每当巴黎世家的奇葩单品被曝光,除了“果然奢侈品不坑穷人”的吐槽声,网友总是会发出疑问,“这样的反人类设计,到底谁在买?”
此次杨迪“lakuku”引发的热议,或许可以给出一个答案。
正如在很多人看来,作为喜剧人的杨迪,穿这样一条裤子并没有什么不妥,反而更能体现他的幽默和风趣。
因为,喜剧其实是一种解构的艺术,而杨迪的“粪围感”穿搭,正是对大众穿衣风格的颠覆和解构。
这就揭示了时尚领域经常出奇葩设计的真相,即迎合了一部分消费者的解构主义消费心理。
在现代消费社会,消费者渴望通过消费来彰显个性与自我,解构主义消费心理就驱使人们寻求与众不同的符号标识。
再看巴黎世家那些炸裂全网的产品,从“好男人不包二奶”的露乳上衣,到满是污渍和泥土的“乞丐”帆布鞋,从1.33万元垃圾袋手袋到2,3万元的胶带手镯,巴黎世家摒弃了大众认知中精致、优雅的时尚标准,以夸张、怪异甚至“丑陋”的形态呈现。
▶ 图源:小红书网友
这些对传统时尚美学和设计规则的大胆挑战,赋予了巴黎世家极强的品牌辨识度,拥有强烈的个性标签,也为消费者提供了全新的视觉冲击,满足了年轻人对新奇、独特体验的追求。
有意思的是,即使非奢侈品目标人群的普通网友,也逐渐对巴黎世家营造的奇特消费奇观脱敏,开始主动玩梗。
比如此前被热议“面料越少,价格越贵”的巴黎世家“一分裤”,还有被调侃“屌丝内裤”的巴黎世家马毛内裤等,其实都是网友的戏谑之作,而非官方出品。
▶ 图源:小红书网友
这其实侧面体现出,社交媒体为巴黎世家设计奇葩单品提供了足够的底气和自信。
一旦这些极具话题性的设计引发讨论,形成病毒式传播,其实也一定程度上放大了巴黎世家的品牌效应,形成了“越奇葩越分享”“越奇葩越购买”的消费现象。
而这种几乎扭曲的消费审美,几乎已经蔓延所有奢侈品牌乃至整个时尚领域。Gucci的金属内衣、miumiu的钻石内裤、Burberry的“开裆裙”等等,都一再让普通人对奢侈品祛魅。
▶ 图源:全球吃瓜局
但正如杨迪可以在社交平台上自嘲所穿的是“lakuku”,并不觉得裤子有什么不妥, 时尚品牌何尝不是用奇葩单品在筛选用户呢?
接受者和排斥者站在两个阵营,可能都觉得对方“不是正常人”。
*编排 | 三木 审核 | 三木
品牌最新资讯,尽在【首席品牌观察】↓↓↓
行业资讯、案例资料、运营干货,精彩不停
线上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