量化基金怎么玩?三点教你分清它和宽基、行业基金的区别
最近有人问量化基金到底是听着像“机器炒股”,是不是比普通宽基、行业基金厉害?咱先不急,聊聊量化基金到底咋回事,有啥独特优势,谁买了比较稳,谁又得小心点。
量化基金就是用电脑按规则炒股。基金经理把选股和买卖方法写成代码,机器按照这些“程序”自动操作,不靠感觉、不看新闻,完全依规办事。和这个比起来,咱平时常买的宽基基金,比如沪深300ETF,就是跟着大盘指数买,行业基金比如半导体ETF则只买单一行业的股票,这两类更像“被动跟上队伍”,规则固定,没什么弹性。
举个例子,买科技股,行业基金一般买半导体指数里所有票;量化基金会用程序挑选“估值低、走势稳”的优质股,投得更精准一些。差别很明显吧?
量化基金的三个优点,传统基金真没法比:
第一,它不受人情绪影响。人买基金容易跟风,价格涨了想多买,跌了就慌张抛售,这种“追涨杀跌”很容易亏。量化基金设好规则,比如跌了多少卖股、估值飙高就换仓,电脑执行不会犹豫。去年新能源板块大跌,一只量化基金因为程序提前减仓,躲过了20%跌幅,等反弹又自动买回,亏得没那么惨。
第二,它能挖掘细节。宽基基金买的是整个指数,不管哪个股票拖累表现,但量化基金会挑出那些“近一个月销量上升”“分红高”的好票,避开表现差的。比如有消费量化基金去年选了估值合理、库存少的二线白酒股,收益反而比追热门大涨的白酒股高8%。
第三,波动更小,更适合怕风险的人。行业基金碰上行业冷淡,股价腰斩是常事,宽基虽然稳点,但市场大跌也难躲。量化基金通过组合多种策略,比如股票搭配国债或期货,对冲风险,波动自然小。今年上半年,有量化基金跌幅只有5%,同段沪深300跌了10%,半导体行业基金更跌了15%。
说完优点,再说说谁适合买量化基金:
适合没时间盯盘、想省事的上班族;容易情绪化、又想靠规则操作的人;想分散配置、追求相对稳健收益的投资者。
不适合想玩快钱、盲目跟风的人;对基金策略和指标一头雾水的买家;只看中某行业暴涨、喜欢赌单一板块发展的股民。
别误会,量化基金不是包赚不赔的“灵丹妙药”。碰上极端情况,比如去年疫情初期大跌,程序可能调整不过来。而且好量化基金费用一般比宽基贵,买之前得了解清楚基金策略、历史表现,切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,不然也有翻车风险。
简单,量化基金就是靠程序纪律化操作,挣钱稳定些,情绪因素影响少。但它毕竟还是投机,不能完全解放你,也不能保证暴赚。挑选时,把策略和回撤放第一位,结合自己情况,不盲目跟风,那用起来还挺靠谱。
那么最后:量化基金你会考虑买不买?评论区聊聊。
线上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